
清朝咸豐八年(1858年)成立的步潁齋,由朝李命官建造。步英二字優(yōu)雅而有氣勢:舉足而入,一步步遍布迎海(世界)。曾見學者雅士之名,如清代書畫家方步英、杰出中國古典文學專家方步英教授。步英齋的名字不僅表達了生意興隆的愿望,也表達了對顧客的祝福:穿上這里買的鞋子,輝煌,步入仙境。
歷史追溯
步潁齋前店后廠,敬業(yè)樂群,誠信待客,主要生產(chǎn)銷售步鞋,尤其是京都內外千層底布鞋。不僅材料優(yōu)良,而且做工精細。每平方寸80-100針鞋底采用人工一針一針,針眼水平垂直,保證千層底不變形。最初的服務對象是上流社會的達官貴人。隨著社會的變化,三教九流不同階層的人逐漸與步英齋形成了鞋緣。
步英齋的自制布鞋保持了傳統(tǒng)的手工藝品。男鞋瀟灑,女鞋漂亮,布底輕盈舒適,皮底堅固。皮革膠底既有皮鞋之美,又有布鞋之便;冬季棉鞋被譽為藝術品。1993年,步英齋品牌商標被國內貿易部評為中國老字號,自1998年以來,它一直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評為北京著名商標。2001年被北京市旅游局評為定點旅游店,2006年再次被商務部評為中國老字號。
為了滿足當今社會多元化的需求,步英齋近年來開發(fā)了各種男女皮鞋、布鞋、童鞋,品種5000多種,非常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