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初的中國輕紡城“四大花王”,到2008年11月公司的設計總監周靜作為首個紹興人捧得“第14屆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的桂冠,浙江彩虹莊印染有限公司、紹興彩虹莊針紡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建新在浙江省紹興縣的紡織業內有著令人刮目相看的戰績。
然而當記者與馬建新面對面進行采訪時,近三分之二時間圍繞的話題是一個企業家的責任與擔當是什么。
“企業家需要做什么?”
2008年后半段的紹興對于媒體或是大眾,都是一個焦點。在這里會聚著成功與失敗的案例。究竟這些身處颶風中心的企業家們應當如何過冬,成為記者采訪的重點。
“企業家需要做什么?”馬建新提問的同時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市場和產品。“當職業經理人的職業道德需要進一步提升,當業外投資家投資面臨失控,如何掌控好企業的規模,把握好發展的‘度’,對一個企業家來說將至關重要。”
馬建新坦言,現在從整個紹興縣的輕紡行業來看,企業確實壓力不小,但是對于有準備的企業而言,面對這場危機就顯得坦然許多。“彩虹莊用了5年的時間,在穩定外銷市場的基礎上,轉而增加內銷的幅度。并且通過外銷市場的鍛煉,不斷自我提升,從而建立起織造、染整、印花、設計、成衣、渠道、投資、多品牌化運作的操作模式。與此同時,在客戶資源上,公司十分注重對優質高端客戶的維護。”馬建新如是說。
“企業家的使命感,不僅是賺錢,而是要讓國外的消費者認同來自中國的時尚力量。”
盡管彩虹莊的主要業務集中在紡織業上游,但是對下游——服裝企業的運營模式,馬建新卻有著敏銳嗅覺和獨到視角。ZARA、H&M等國際服裝巨頭的“快時尚”理念、現代化的企業運行方法讓他推崇備至,也成為他經常向公司研發、管理人員灌輸的經營理論。
中國紡織品在國際高端市場,紹興紡織品在國內高端市場都缺少地位——這不僅是馬建新個人的無奈,也困擾著業界眾人。
“作為一個企業家,他的使命不僅是賺錢,而是要讓國外的消費者感受到來自中國的時尚力量。當資金積聚到一定數量,企業家應以資金為后盾,到歐美市場去進行自有品牌的渠道開拓。當一個企業在國內市場已經駕輕就熟之時,利用海外并購時機,從海外市場成功鋪設終端通路后再殺回國內,將成為業界評判一個企業國際化運作成功與否的新標準。”馬建新向記者闡述著他心中的企業家職責。
“不僅尋求今天的訂單,更要看到與客戶明天的合作。”
在目前彩虹莊的紡織面料產品中,有70%的產量直接或間接銷往歐美市場,但馬建新卻說他對客戶是有選擇的,那就是不做沒有要求的客戶生意,因為沒有要求的客戶就意味著產品檔次低。近兩年來,彩虹莊沒有進行大規模的產業擴張,而是通過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加強內部管理,對品牌進行升級。在馬建新看來,歐美客戶對紡織品的質量較為挑剔,這也迫使企業不斷創新研發,采用新技術、新設備,使生產出來的產品與國際高品質面料接近,避開低水平競爭,轉向高端領域。<BR> “從公司目前的銷售看,當初走訪國內面料、服裝龍頭企業后,下大力量選擇開發短纖針織時尚類面料的路是走對了。”在馬建新的詮釋中,該類型面料的生產適應能力強,讓企業從一個“點”上有了自己的特色,進而帶動了整個公司產品向“面”的完善。
作為一個老總,馬建新把絕大部分時間花在了對公司各個廠房不同生產環節的巡查上。“在風暴面前,做一個行家老板比做一個風險投資人來得要穩健一些。”
“我看中的不是簡單的服裝加工生產,而是面料研發與服裝的鏈條結合。”
自2008年始,紹興縣政府在“打造國際紡織之都,現代商貿之城”的基礎上,又提出了要將柯橋打造成“紡織創意產業基地”。而近年來彩虹莊依靠打造自有設計師團隊,從面料生產,到打造女裝品牌,成就了企業進軍服裝領域的重要戰略。2008年年末,公司設計總監周靜在中國國際時裝周上的斬獲,也為很多對于未來不知何去何從的紹興企業帶來了一個可供參考的運作模本.
“縱觀四大國際時裝周上的大牌秀,我們不難發現,面料對時裝的塑造作用愈發重要。彩虹莊對下游試探性的進入,并不意味著我們要涉足簡單的服裝加工生產,相反,我更加看重這種上下游貫通后,面料研發與時裝設計的緊密結合。”馬建新吐露了自己的真實想法。
其實,對于服裝的試水,馬建新在幾年前便開始了。“作為一個國際服裝品牌的股權持有者,參股而不收購,就是要從國際品牌的運作中,用一個更冷靜、更近距離的方式來觀察、參悟出一些品牌化運作的規律。”馬建新說。
據悉,彩虹莊每年都會迎來一批藝術院校的在校生前來實習。“教學與市場貼近少,不懂得面料已成為當前很多畢業生的軟肋。公司派專人安排他們到印染、織造、加工的每一道工序去實習,不求回報,只希望他們走向工作崗位時,能夠適應市場的要求。”馬建新再一次將這些舉措歸于一個企業家應有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