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中,吸塵器由于出色的清潔能力與操作的靈活性,愈發成為了居家必備的清潔工具之一。現代的吸塵器小巧、功能齊全,與傳統的掃帚相比,吸塵器在清掃垃圾時更方便,更快捷,更干凈,因此幾乎是每一個現代家庭都會考慮采購的除塵用品,那么,吸塵器在其自身的發展過程中又經歷過什么呢,今天我們不妨一起來探索一下。

我們今天之所以能用上如此成熟的吸塵器產品,還得先感謝一下一百多年前英國的土木工程師布斯。約一百年前,人們習慣用壓縮空氣將灰塵吹入到容器中,布斯則反其道而行之,將吹灰塵變成吸灰塵,就這樣,世界上比較早的真空吸塵器雛形就出現了。
早期吸塵器系列
笨重的吸塵器

早期笨重的吸塵器
1898年,也就是在布斯申請真空吸塵器的前幾年,美國的約翰.瑟曼圣易路斯,提交了一份關于地毯吸塵器的專利,這種吸塵器的原理是使用壓縮空氣將灰塵吹入容器,所以確切的說這是一臺吹塵器,而且這樣一臺除塵設備也并未對外銷售,僅僅是用來提供4美元/次的上門清潔服務。
商用吸塵器面世

而后在1901年英格蘭人布斯在一次展會上看到了來自美國的“吹塵器”(展會雖未提及發明者但其原理與美國約翰.瑟曼圣易路斯吹塵器專利基本吻合)展示,吹塵器展示中被風吹起的灰塵又重新落到了椅子上,根本達不到徹底清除灰塵的目的。于是布斯就想如果系統可以逆轉,通過吸力將灰塵吸入到容器內,這樣灰塵是否就可以真正的被清理干凈。
早期手動吸塵器

于是在當年一種不包含任何刷子,通過長管和吸嘴吸塵的機器就誕生了,這種依靠內燃機驅動,綽號“比利”的吸塵器,雖然設計笨重需要馬車托運,但這就是目前世界上比較早的“真空吸塵器”。
吸塵器的便攜之路
從馬車運輸的笨重吸塵器賣清掃服務到便攜式吸塵器直接出售,在真空吸塵的歷史長河中僅僅用了四年時間,1905年英國伯明翰的沃爾特.格里菲斯取代了燃油式動力吸塵器,發明了供電式吸塵器,而他的便攜性,易于存儲性都可以讓任何一個普通人來進行操作。
現代吸塵器
時至今日,吸塵器已經不再是需要使用馬車來運輸的“龐然大物”了,變得更加便攜和易用,吸力也更加優秀,針對不同的場景也有不同的形態,在許多家庭里都可以找到吸塵器的身影。

我們都知道,吸塵器的工作原理是吸塵器電機高速旋轉,從吸入口吸入空氣,使塵箱產生一定的真空,灰塵通過地刷、接管、手柄、軟管、主吸管進入塵箱中的濾塵袋,灰塵被留在濾塵袋內,過濾后的空氣再經過一層過濾片進入電機,這層過濾片是防止塵袋破裂灰塵吸入電機的一道保護屏障,進入電機的空氣經電機流出,由于電機運行中碳刷不斷的磨損,因此流出吸塵器前又加了一道過濾。
現代吸塵器中,按形狀劃分可分為臥式、立式、手持式、桶式和推桿式,其中比較常用的是臥式和立式,而近幾年推桿式由于體型小巧、使用方便也令使用者逐步增加。
重點來說說臥式吸塵器,臥式吸塵器在亞歐市場較為常見,據不完全統計,約占整體市場的80%以上,其特點是外星小巧,存放方便。臥式吸塵器應用領域較為廣泛,地毯、車內清潔、電器、室內家居都是它的工作范圍。

許多知名品牌都有臥式吸塵器的生產線,而各大品牌之間的臥式吸塵器的外觀也普遍在行業內有默契地形成了幾乎一致的設計。早年的便攜吸塵器重量達到了17kg,這在當時看來可能已經是人類對吸塵器重量定義的極限了,但時至今日,設計者在加強吸塵器性能的同時,也不忘縮小著其體積大小與機身重量。以美的一款型號為C5-L121D的臥式吸塵器為主要代表,其產品尺寸僅為447×273×366mm,產品重量只有7.8kg,與當初的“極限”重量相比已經減輕了一倍有多。

而像美的臥式吸塵器這一類先進產品,都采用了非常先進的高速電機,馬達體積更小,重量更輕,轉速每分鐘更高達32000轉,電機如汽車引擎般快速啟動加速,帶動錐體旋風高速旋轉,牢牢吸附絨毛、微塵與潛藏過敏物。

傳統的吸塵器都采用了集塵袋來收集灰塵,不但因為吸力容易將灰塵二次循環到空氣中,而且在傾倒收拾集塵袋中的垃圾的過程中很容易把臟東西沾到手上。而新式的吸塵器采用大容量塵杯的同時,也加入了出色的過濾系統,用戶可以享受一鍵倒塵設計所帶來的方便,同時也避免了灰塵的二次污染。
全文小結:沒想到,吸塵器的背后也有這么一段耐人尋味的發展史,從比較初依靠馬車運輸的“龐然大物”,到現今手中輕便小巧的小家電,吸塵器就是一個科技進步帶來簡便生活的例子,我相信,吸塵器還會在不久的將來繼續進化,再一次突破當今人們眼中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