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博愛縣上莊村,這里出產一種獨特的生姜——“上莊姜”,是懷姜中的珍品,姜酚含量比其他生姜高出許多,上莊姜糖膏的主要原料就是上莊姜,2009年“上莊姜種植與加工技術”被列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央電視臺對此進行過專門報道。

上莊姜為什么比其他生姜都要名貴?
博愛縣上莊村一帶,背靠太行山,南面黃河,西鄰王屋山,東面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冬季時分,高高的太行山主檔了西北面來的冷空氣,這里的氣溫不會太冷;而夏天的時候,有太行山泉和黃河之水的滋養,這里又不會太旱;這樣一來就形成了獨一無二的氣候,特別適合生姜的生長,這里產出的生姜姜酚含量比普通生姜高出很多,藥效顯著。在《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

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傳,公元672年(唐初),藥王孫思邈由秦入豫,行醫至河南懷慶府(現焦作博愛上莊附近)適逢寒冬,藥王看到當地人們面黃體虛、胃寒疲頓,就用當地姜取汁加入紅糖、蜂蜜、金銀花、甘草等熬制成膏讓人們當茶沖水飲用,人們喝后,頓覺胃暖身熱,百脈舒肽,精神旺盛,一掃寒疲之氣。后來人們發現經常服用此膏能使人面色紅潤、神清氣大爽,同時具有暖胃、活絡、驅寒、醒酒,尤其對體虛肢冷、脾胃虛寒、風寒感冒、咳嗽有獨特的功效,女子服用此膏更有溫經止痛、暖宮助孕、調理氣血、美顏瘦身之效果,于是姜糖膏便在此地流傳下來。在清道光年間,經名醫指點,在用料上作了調整,完成了獨具特色的姜參膏,也叫姜糖膏。流傳至今,造福無數女性。

在博愛流傳著這樣諺語:“前喬簍,后喬筐,蘇寨蘿卜,上莊姜。”諺語中提到的上莊姜就是人們所熟知的姜糖膏的主要原料。我國許多地方均種植有生姜,可要說起品質,博愛縣的上莊姜最為著名。

上莊姜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栽培歷史,2009年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上莊姜糖膏走向全國
現代社會的女生大多愛美不注意保暖,愛吃生冷寒性的食物,這樣常常會誘發體寒,上莊姜糖膏也伴隨著這些“寒”問題的出現而流行了起來。在大城市,女性生理期喝姜糖膏也慢慢成為一種養生時尚。“每天早上一杯姜糖膏,整個身子都暖暖的,上莊已經成為我辦公室里的必備食品了”在上海工作的白領這樣說。

當今社會,信息技術高度發達,互聯網對一件事情的放大倍數可以用百倍,千倍來形容。以前,很難想象姜糖膏這種特產可以賣到全國各地。特別是有了微商,淘寶等各種電子商務平臺以后,姜糖膏的銷量也呈現指數級增長,上莊姜糖膏就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伴隨著品牌化運營,上莊姜糖膏已經成為博愛特產走向全國的一張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