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航空品牌,主營行業休閑娛樂、生活服務、航空公司。
法國航空公司(AirFrance)(法國航空-荷蘭皇家航空集團旗下公司)是一家總部位于法國巴黎夏爾的法國航空公司·戴高樂國際機場也是法國國有航空公司。荷蘭皇家航空公司成立于1933年,于2004年5月收購,因此形成了法國航空-荷蘭皇家航空集團(AirFrance-KLM)。AirFrance-KLM總部設在巴黎戴高樂國際機場的法律下。法國航空-荷蘭皇家航空集團是歐洲最大的航空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之一。
發展歷史
法國航空公司成立于1933年10月7日。第二次世界大戰被摧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新的法國航空公司成立于1948年6月16日,法國政府擁有70%的股權,成為法國國有航空公司。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航空公司總部遷往摩洛哥卡薩布蘭卡。
1945年6月26日,所有法國航空運輸公司國有化。法國政府授予法國航空公司管理1945年12月29日頒布的法律網絡。
1946年,法航開始增加乘務員。同年,第一個航空站在巴黎市中心開通。當時法航總長100600公里,聲稱擁有當時最長的民航。1946年7月1日,法國航空公司設立了直接預訂服務巴黎和紐約的航線。由DC-4活塞發動機飛行只需20小時就能穿越大西洋。1948年,法國航空公司開始建立世界上最大的機隊,擁有130架飛機。當時,法國航空公司政府占70%。未來幾年,法國國家的直接和間接持股幾乎達到100%。到2002年,國家只占54%的股份。
法國航空公司在突尼斯增加了一個新的航點。到那時,航線網絡已經進一步擴大到25萬公里。1953年9月26日,政府成立了一家新的私人航空公司,開始分享法國航空公司的長途路線,一些航線開始轉移到非洲、亞洲和太平洋。
政府于1963年2月1日正式發布了限制法國航空公司和私營航空公司的航線規定。法國航空公司將撤回服務西非(塞內加爾除外)、中非(布隆迪和盧旺達除外)、南非(包括南非)、北非利比亞、中東巴林和阿曼、南亞斯里蘭卡(當時叫錫蘭)、印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喀里多尼亞和塔希提島。這些航線分配給新聯(合并后)UAT)。它還獲得了日本、新喀里多尼亞、新西蘭、南非和留尼汪島,以及洛杉磯和塔希提島的。
法國航空公司從1974年開始使用新的戴高樂機場作為樞紐機場。到20世紀80年代初,代初,只有科西嘉島、馬提尼克和瓜德羅普島,大多數法屬圭亞那、留尼王、馬格里布、東歐(蘇聯除外)、南歐(希臘和意大利除外)和每日飛往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的奧利機場。
1976年1月21日,法國航空公司超音速協和客機開航。從巴黎戴高樂到里約(達喀爾),從巴黎到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直到協會退役),再到巴黎戴高樂華盛頓,都開始了超音速航班服務。從巴黎到紐約只需要3個小時23分鐘,大約是音速的兩倍。
1983年,法國航空公司員工超過3.4萬人,約有100架飛機(包括33架波音747)和73個國家的63.44萬公里航線網絡服務150個目的地。當時,法國航空公司是世界上客運排名第四、貨運排名第二的大型航空公司。
1990年1月12日,法國政府擁有一家法國航空公司,半公開的國內航空公司和全私營聯盟并入擴大法國航空公司。法國航空公司收購了聯合和空軍之間的一部分,這是法國政府應對歐洲天空一體化的戰略計劃。
1994年8月31日,法國航空公司購買了波音777架客機。并成立了一家新的控股公司——法國航空集團。法國航空集團于1994年9月1日開始運營。法國航空公司和國內航空公司(后來更名為法國歐洲航空)獲得了法國航空集團的大部分股權。
1999年2月10日,政府批準法國航空公司部分股權私有化。其股票于1999年2月22日在巴黎證券交易所上市。
1999年6月,法國航空公司與達美航空公司建立了雙邊跨大西洋合作伙伴關系。2000年6月22日,它擴展到全球航空聯盟河聯盟。2004年,法國航空公司收購了荷蘭皇家航空公司,并組成了法國航空公司-荷蘭皇家航空公司集團。
2007年,Skytrax被評為四星級航空公司。
業務概況
法國航空公司采用以客運和貨運為主的公共戰略。法國航空公司的銷售戰略是改善現有的運營網絡,為公共乘客服務。依靠嚴格的成本控制來確保利潤。
面對航空業的低迷和油價的上漲,法國航空公司通過更新飛機來降低油耗;石油期貨交易減少了高油價的影響。利用航空樞紐港為法國航空及其合作伙伴提供快速轉運,吸引更多乘客;根據客流變化及時調整航班,實現客運量均勻化;根據不同航程乘客的不同需求提供相應的服務。遠程航班使乘客在機艙服務方面更加舒適,而中程航班則采用低成本的商業模式,以價格吸引顧客。
業務組成
法航業務主要分為四部分:
客運:2003-2004年客運4370萬人次,是世界第三大客運航空公司,占歐洲市場17.4%,營業額102.6億歐元,占集團總營業額的83%;
貨運:法航貨運機隊擁有10架波音747-200架F和4架波音747-400ERF2003-2004年貨運營業額為14.1億歐元,占集團總營業額的11%,利潤為1500萬歐元;
機械維修:法航集團所有機械維修服務由工業后勤部提供(INDUSTRIALLOGISTICSDIVISION)負責為集團和100多家其他航空公司提供維修服務;是世界第二大維修服務公司,世界上最大的空客A320、A330、A提供機修服務的公司,也是最大的CFM56-5發動機維修公司;2003-2004年機械維修營業額為5.1億歐元,占集團總營業額的4%;
其他服務:主要是培訓服務。法航每年投資約2億歐元培訓服務,設有法航培訓中心(地勤)和空勤培訓中心(CFTPN)兩個訓練基地。2003-2004年其他營業額為1.6億歐元,占集團總營業額的1%。
業務擴張
除了開展自己的業務外,為了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法航近年來還積極開展同業結盟和同業并購。2000年6月22日,法國航空公司和墨西哥航空公司(AEROMEXICO)、美國三角航空公司(DELTAAIRLINES)、韓國航空公司(KOREAAIR)組成天合聯盟(Skyteam),后捷克航空公司(CSACZECH)意大利航空公司(ALITALIA)分別加入。目前,Skyteam該網絡已遍布全球114個國家,每天在全球512個終點站進行8200次航班往來,為各國乘客提供優質的網絡航空服務。
2004年5月4日,法國航空公司(AirFrance)荷蘭皇家航空公司以8億3300萬歐元(9億9570萬美元)元)(KLM)89%的控制權構成了世界上收入最大的航空公司。荷蘭航空公司股東放棄了4176萬股,約為航空公司資本的89.2%。
合并是歐洲大型航空公司首次跨境合并,合并后規模將大于日本佳速航空公司(JAS),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公司。從客運量來看,法航-荷航將成為美國美利堅航空公司和聯合航空公司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航空公司。這筆交易節省了成本,約了成本,增加了收入,幫助他們增加了客運量,迎接了廉價航空公司日益激烈的競爭。年長期合并收入預計將達到6億歐元。根據雙方協議,兩家航空公司將成立聯合控股公司,法航和荷航將以各自的名義共存三年。法國航空-荷蘭航空將擁有兩家公司100%的控股權,但荷蘭航空將繼續擔任荷蘭公司,其51%的控股權由國家和兩家基金持有。這樣的安排可以保留荷航的外國著陸權。該交易使法國政府在法國航空公司的股權從54%降至44:7。法航員工擁有新公司10:5的股權,荷航前股東擁有17:3的股權。近45%的股票將在股市上市。
法航集團下屬企業還包括:SERVAIR——航空餐飲及飛機清潔公司;AMADEUSFRANCE——售票網絡信息技術公司;CRMA——航空維修公司;SODEXI——航空快遞公司。








